配资炒股官网 三路齐拓谱华章!驻始兴县沈所镇工作队助力粤北红色小镇焕发振兴风采
初秋的沈所配资炒股官网,稻蛙基地里金穗低垂、蛙鸣阵阵,红色革命旧址与国防教育基地交相辉映。由广东省委编办与华能集团南方分公司组团派出的驻始兴县沈所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正组织强镇富村公司和本地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一起,紧锣密鼓地打包一批即将发往大湾区的农产品礼盒。
9月27日,为期四天的2025年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将在广州市北京路拉开帷幕。期间,工作队将带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广垦兴顺丝苗米、南方姜、五指毛桃、宰相粉、茶叶、腐竹等特色农产品亮相广州,向湾区市场展示这个粤北小镇的独特魅力。
从产业田垄到研学基地,从走访调研到紧抓快干,工作队紧扣“百千万工程”主题,紧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任务实际,通过守牢底线、研学赋能、协同发力“三条路径”,推动沈所镇以多元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一场从“输血”到“造血”、从“资源”到“产业”、从“单点”到“全域”的振兴实践,正在粤北红土上徐徐展开。
工作队合影。
紧盯底线
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准滴灌
“既要靠走访慰问暖民心,更要靠产业帮扶稳根基”,从送物资、送资金的“输血式”帮扶,到兴产业、拓销路的“造血式”赋能,每一项举措都精准滴灌在民生需求上。
走访慰问织密“兜底网”。工作队与镇村一起,坚持定期定点走访,定性定量分析,实时监测、跟进帮扶,2024年7月以来累计走访200余户次,把米、油、鸡蛋等慰问品送到脱贫户手上,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五保户谢伯独自居住、行动不便,居住的瓦房漏雨受潮,队员们与村委上门走访,商议设计房屋修缮方案并拨付修缮经费;脱贫户张婶的孙子上学缺学费,工作队联动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这种“点对点”的慰问帮扶,像冬日暖阳,守住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
种养产业扎下“致富根”。工作队推动实施以沈所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在沈所镇各村推进水稻种植全流程社会化服务,带动米业提质增效。针对特色产业“小散弱”问题,工作队牵线引入慧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500亩五指毛桃基地。石内村沐云基地的稻蛙共生田更是热闹非凡,别开生面的首届稻蛙节刚刚落幕,“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让产值上升还能带动村民就业。
消费帮扶打通“增收路”。为让“土产”走出小镇,工作队推动搭建“线上+线下+定向”销路网,对接省委编办、华能集团南方分公司开展消费帮扶,已带动农产品销售累计超过60万元,“输血”的暖意持续转化为“造血”的动能。
研学赋能
从“资源”到“产业”的文旅融合
沈所镇散落着19处红色革命遗址,部分资源曾因“融合不够、串联不够、利用不够”陷入闲置,如今,“粤北红围”红色研学项目让零散的红色印记转化为可运营、能增收的特色产业,让“沉睡资源”真正活了起来。
三期建设串珠成链。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按照“小切口、小投入”的建设思路,一期投入120余万元帮扶资金,在八一村闲置空地新建粤北红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以红围至外营保卫战遗址间3公里山林通道为基础,打造“重走长征路”情景教学步道,同步协调新建沈所河桥梁串联各景点,仅用5个月就完成核心路线建设;目前正规划二期建设,盘活闲置房屋与竹林地等建设研学少年军校,完善各项设施配套;三期建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形成“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的全链条业态。
如今,红色旅游成为沈所镇新兴产业。
多元运营破局增效。面对“缺资质、缺团队、缺资金”的初期困境,工作队探索出“内合外引”的运营模式:对内成立韶关市粤北红围研学文旅有限公司,理顺强镇富村公司股权结构,让全镇11个村级经济联合社“村村入股”,实现利益共享;对外引入东莞市森林狼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带来装甲车乘坐、真人CS对抗、退役装备模拟射击等国防教育特色体验项目,补齐专业运营短板。同时构建“统筹整合+定向申报+长效保障”的资金支持体系,项目一期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启动建设,二期三期建设经费通过项目入库,从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资金中申请,后期建设经费从项目营收中按一定比例和限额预留,确保资金保障到位。
沈所塔。叶丰恒摄
首战告捷初显成效。今年5月27日,基地正式揭牌运营,短短数月便交出亮眼成绩单:已承接中小学生研学活动300余人次、接待党建团建活动1000余人次,成功承办两期暑假军事夏令营,营业收入达17万元。此外,基地还作为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现场教学点,接受150余名第一书记的现场观摩指导,“粤北红围”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协同发展
从“单点”到“全域”的系统升级
沈所镇的帮扶实践从未局限于“单点发力”,而是以机制为纽带,串联起组团帮扶、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全域协同网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组团帮扶“攥指成拳”。工作队通力合作、携手共进,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优势,在力量聚合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在驻镇帮扶各项工作中奋力形成“1+1>2”的效应,让帮扶力量精准下沉到发展一线。
沈所镇红围。
横向联动“携手同行”。工作队与兄弟工作队通过联学共建等方式加强沟通学习、共享经验,借力新一轮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协作,持续推进产业共建、全面帮扶等工作,借助珠三角地区的运营经验与市场资源为沈所发展赋能。
上下协同“补链强链”。工作队与省市县业务部门加强工作对接,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的沟通交流,借力“双百行动”与院校开展支部共建,与县镇村组密切配合,让各方力量都深度参与到产业发展与项目运营中。这种“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协同格局,让政策红利、市场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匹配,推动沈所镇从“单点产业突破”向“全域融合发展”稳步迈进。
撰文:唐瑞谦
图片:驻始兴县沈所镇帮扶工作队
来源:南方农村报配资炒股官网
宏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